所以,《與地紀勝》中的“金蓮初自上泉來”,李參詩的自注“餘守軍日植於此中”是可信的。
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、隔閡似乎隨病毒的到來蒸發。販夫走卒、引車賣漿,人人都渴望為抗疫出一份力。
李立的同事柯文博住在泉州下轄的晉江市。9月19日,晉江出現了2個確診病例,村裏征集核酸檢測誌願者,身為退伍軍人的柯文博立即報名,“這事兒我們不上誰上?”9月20日一早,社區工作者拿著大喇叭在街上喊,讓大家都去一所小學的操場上排隊做核酸檢測。醫護人員午飯都沒吃,從早上一直忙到下午六點。
還有老太太腿腳不方便,在回字型的通道裏蹣跚幾步,就退了出來,怕耽誤後麵的人檢測。9月20日,柯文博在社區協助醫務人員做核酸檢測(圖源:受訪者)穿著厚厚的防護服,柯文博在現場維護秩序。
汗水很快浸濕了後背,他的嗓子啞了。
風揚起沙坑裏的沙礫,拍在人們臉上。但吃糖糕又不能心急,小心熱糖燙嘴。
品美食美味,不就是要尋找那麽一個剛剛好的時機麽?曹縣糖糕。攝影:孟憲軍曹縣農業發達,是全國小麥產糧大縣,人們以麵食為主食,各種麵食中燒餅拔得頭籌,是遠近聞名的地方名吃。
曹縣燒餅曆史悠久,相傳當年孔子周遊列國時走到此地,人困馬乏,饑不可耐,弟子們向百姓討得些麵粉,做成幾個餅子,貼在反扣的鐵鍋上,下麵點起炭火慢慢烘烤,餅子熟了之後陣陣飄香,令人垂涎欲滴,孔子品嚐後大加讚賞,隨後燒餅便得到普及和傳承,逐漸發展成美味的曹縣燒餅。這個傳說的真假已無法考證,但燒餅的香味卻世代流傳了下來。
(作者:黃雅瑉)